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無家者議題
生活在臺北的孩子們其實跟無家者的距離非常靠近, 但是卻鮮少有機會好好認識這個族群。透過與芒草心 合作讓孩子體驗由無家者主講的導覽行程,由孩子改 造成適合小學生體驗的版本,更在設計歷程中對無家 者的議題有更全面的認識,真正成為無家者、芒草心 的夥伴。
我們身為遊戲設計師,如何設計出一款讓小學生 更了解無家者生活環境與方式的街頭實境遊戲, 進而破解小學生對他們的刻板印象。
人來人往的台北車站,是個交通的匯 集地,對於小學的孩子來說,他們回顧過 去來此地的經驗,多半是為了「交通」與 「用餐」,但事實上,這裡卻是某些人的 「居住地」。我們引導孩子們去思考,當 自己看見這些「住」在街頭的人們,會有 什麼樣的感受或想法,用便利貼寫下來, 也看見了一些比較尖銳的詞彙。 就在孩子們還有印象之際,便開始一 趟無家者一日生活的闖關任務,孩子在過程中需要在台北車站體驗無家者一天的食、衣、住、行。為了能夠在時限內完成任務,孩子們勇於接受挑戰,並與自己的 夥伴合作討論闖關策略,甚至願意主動詢問他人。而在闖關之後,孩子也對無家者 的看法有所轉變,逐漸變得柔和與同理!
承接著前面的闖關任務,孩子們對於 無家者的現況,有了基本的認識,同時也產生了許多好奇與疑惑,我們邀請到了芒 草心街遊活動的導覽員,也曾在街頭流浪 兩年半的「賈西亞」,以及芒草心後勤夥 伴,帶著孩子進行一場完整的街頭走讀體驗。
我們走過了後火車站(華陰街)、地 下停車場、電話亭旁、置物櫃旁等地方, 與孩子一起細細的理解賈西亞的生命故事 與過往的生活痕跡。那你那時候一天可以 賺多少?」「你住在地下室會遇到什麼困難?」「在恩友、普濟寺拿到的便當好吃嗎?」孩子們踴躍的向賈西亞提問、紀錄。在經歷兩小時的走讀體驗,孩子顯得有些疲憊,但令人驚奇的是,孩子對於這 段歷程的知識與故事仍記得非常清楚,也 很願意分享自己更多的發現!
在孩子得知自己在這次營隊的主要任 務,是要將早先體驗的無家者街頭走讀體 驗,轉化並創作出一套適合小學生的街頭 實境包,並向芒草心提案,有機會將自己的創作上架。孩子們躍躍欲試的心情一覽無遺,前幾個小時的疲勞好像就這樣一掃而空。我們帶著孩子回顧一起經歷的走讀體驗,孩子們除了此起彼落的相互補充歷 程,也在接下來的發想中,提出許多很有 創意的點子,發展出我們完全沒想到的故事走向,每一位孩子都努力試圖整理自己所收穫到的資訊,轉化成多元且有趣的想法!他們對賈西亞提到的置物櫃事件印象深刻,創意無限的他們將玩家角色設定為 賈西亞從小就被領養的弟弟,花身為警察 調查起置物櫃謎團!
我們和孩子一起針對初步的故事構想 做進一步的延伸及補充,過程中發現孩子們十分投入的進行角色、任務及道具的發 想,讓實境遊戲有了初步的輪廓。接著孩 子們進行分組,發揮自己的擅長與喜好, 分別為地圖+主視覺組、任務提示組、道具組及故事組進行製作!
小賢首先負責地圖的製作,善於畫畫 的他,在對應每個景點的照片後很快就完 成地圖的製作並投入主視覺的設計! 在小賢完成主角賈霸威的雛型及主視覺元素後,和沂沂、小羿共同完成主視覺 盒子的創意設計,過程中看見他們為了讓 盒子外觀變得更好,互相給予對方回饋, 也因為這樣讓主視覺變得十分豐富!三位 孩子的美術能力很令人驚艷,也讓其他組 能安心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上。
小旂負責任務卡的製作,小旂很認真 地和引導師討論任務脈絡並寫下每關需要的任務,所有任務卡都是親手寫外也要思 考任務合理性,在有限時間中完成實在令人佩服! 雅雅負責提示卡的製作,不僅要思考 每關的提示的可行性也要顧及趣味性,有 些謎語及道具使用方式的發想真的很有趣,充分展現了創意設計的能力!
孩子們分工完成每關的道具製作,在彼此相互幫助下,遊戲道具也是大家都讚賞的部分,因為做出來的成品實在是太可 愛了!
編排故事是最燒腦的,但孩子們即使覺得時間不夠,仍將故事線梳理的十分完整並書寫出來。過程中也能看見他們願意 擁抱挑戰的心態,將故事表達的完整度真 的超乎大家預期!
我們邀請陪伴我們走讀體驗的芒草心 夥伴針對孩子設計的實境遊戲進行回饋: 「我真的覺得很感動!不只是故事設計很創新,更能感受到你們想破解大家對於無家者迷思的心意。」「在時間那麼少的情況,完整度真的很高很不容易,很多重點都包含在裡面!」
從孩子設計的遊戲我們感受到他們的眼光已不是帶有偏見的去看待無家者,對於無家者的印象和剛開始有很大的不同外,也看見在遊戲製作時夥伴力量的展現!製作時不時聽到「欸大家!我覺得有個地方不合邏輯,你們聽聽看」「我做完了,哪裡需要 幫忙?」這些都是最美的風景。孩子過程中難免有覺得辛苦的部分,但仍然選擇擁抱眼前的每一項挑戰,也願意將自己所學到的無家者議題相關知識分享給他人的精神著 實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