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德旭
  • 關於禮德旭
    回主選單
    • 認識禮德旭
    • 什麼是PBL
    • 年度報告
  • 我們的服務
    回主選單
    • 線上講座
  • 課程介紹
    回主選單
    • 街上遊你遊我
    • 小小報導者
    • 闖進月ㄕˋ界
    • 好老師召集令
  • 禮德專欄
    回主選單
    • PBL教師手冊
    • SEL加油站
    • 禮德交換日記
  • 增能文章
  • 最新消息
  • 聯絡我們
禮德旭
  • 關於禮德旭
    認識禮德旭 什麼是PBL 年度報告
  • 我們的服務
    線上講座
  • 課程介紹
    街上遊你遊我 小小報導者 闖進月ㄕˋ界 好老師召集令
  • 禮德專欄
    PBL教師手冊 SEL加油站 禮德交換日記
  • 增能文章
  • 最新消息
  • 聯絡我們
  • 文章總覽
  • 分類
  • 禮德觀點 (8)
    • 禮德充電站 (12)
      • PBL教師手冊 (4)
        • SEL加油站 (5)
          • 禮德交換日記 (6)
            禮德觀點 (8) 禮德充電站 (12) 手機成癮 (1) 暑假 (4) 自我照顧 (1) 教師 (1) 情緒 (1) AI (2) SEL (15) 兒童權利 (5) 溝通合作 (8) 自我覺察 (3) PBL教師手冊 (4) PBL專題導向式學習 (4) 兒童表意權 (1) SEL加油站 (2) 禮德交換日記 (6) 6C領導力 (2) 創意設計 (2) 引導師 (5)
            1. 首頁
            2. 增能文章
            3. 老師最重要的不是成為一個完美的人, 而是保持彈性地陪伴孩子走一段路!

            老師最重要的不是成為一個完美的人, 而是保持彈性地陪伴孩子走一段路!

            2025 Sep 19 禮德交換日記

            臺師大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的芷盈,在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她常常覺得「研究所裡充滿了理論,卻很少有人告訴我們課堂裡要怎麼做」。當聽說禮德旭 PBL 引導員培訓,能夠實際走進孩子之中設計教學時,她決定踏上這段旅程!

             

            PBL 引導員培訓裡有被好好安頓的感覺

            「研究所上的是理論,但我需要一些落地的教學方法。」這是芷盈報名的理由。

            在培訓過程中,最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廷軒在培訓課程開始前的「安頓」。廷軒會用短短 10 到 15 分鐘,帶領大家回顧情緒、做小練習,讓學習從安心的狀態開始。芷盈說:「那種被好好照顧的感覺,讓我真的能專注投入課程設計。」

            另一個重要時刻,是和其他引導員夥伴們一起觀課過程,大家聚在一起從孩子的視角去討論。「那種安心和群體感,讓我知道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在摸索。」

            芷盈用三個詞形容 PBL 的培訓,是「滿足的、突破的、妥善照顧的」,因為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導師廷軒並不會強行給答案,而是順著我們的藍圖往下走,適時提出建議,幫助我們把腦中的想像,慢慢落實成為真正能在課堂上運作的教學。這種被支持著往前走的感覺,讓芷盈很「滿足」。

            另一個「突破」是因位過去芷盈很少把自己的視角降到孩子的高度。這次培訓卻提醒芷盈,從簡報字體大小、引導的用語到鷹架設計,很多細節都要重新思考。看似微小,但對孩子的學習影響很大。對芷盈來說,這是一個很新的突破,重新檢視自己如何設計課程。

            最後的「妥善照顧」,在每次正式進入課程設計之前,引導員的的身心都會先被好好安頓下來。無論是簡單的情緒檢視,還是短短的團康活動,讓大家能在同一個狀態中開始,休息也是被允許的。這種被看見與被照顧的氛圍,讓我芷盈能更安心投入。

             

            從挫折到重新享受

            最挫折的一次經驗,是行前驗收。「原本以為教案差不多了,沒想到廷軒逐一檢視教材、引導細節,突然覺得路好長,壓力大到快撐不下去。」甚至芷盈站在台上時一點都不享受,信心全失。但廷軒提醒她:「你自己都不享受,學生怎麼可能享受?」這句話讓芷盈驚覺也理解到,課程的力量可能不在於完美的教案,而在於教學者本身的投入。

             

            帶孩子的學習

            真正帶孩子的過程中,芷盈不斷被提醒:「要能等待、要相信孩子有自己的節奏。」

            芷盈說,有一位整天沒拿起筆的孩子,在隔天卻主動投入做出自己最喜歡的盪鞦韆模型。雖然不符合比例尺,但廷軒提醒她:「這位孩子的進步幅度早就超過你的預期了。」這讓她學會看見孩子的亮點,而不是糾結在不足。

            芷盈還提到另一位孩子,前幾天總是冷冷地不理人,但最後一天竟然掏出一包甘草糖送給她,因為注意到她嗓子沙啞。芷盈說:「那一刻覺得很感動,也覺得要好好對待這位孩子的好。」

             

            對老師想像

            這段經驗,讓芷盈對「老師」有了新的理解。「我在廷軒身上看到,老師其實也可以誠實地表達自己的負面感受,孩子不會不理解,反而會更靠近你。這讓我發現,讓學生看到一個完整的老師,比什麼都重要。」

            未來,芷盈希望成為一位能夠靠近學生的老師,除了是課程設計者,也要是一位能夠安頓情緒、放大孩子優點、建立安全教室文化的老師。「老師不需要一站上去就完美。」因為孩子會慢慢進步,老師也會。

            最後,芷盈給未來想參與引導員培訓夥伴的一句話:

            「如果你正在懷疑怎麼把方法帶進課堂,來吧!這裡不會讓你一個人埋頭苦幹,你會在討論、交流和真實的孩子回應裡,找到答案。」
            • 禮德交換日記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一起比一個人更厲害!打造孩子未來競爭力的「合作力課堂設計」

            「我一個人做比較快!」 孩子這麼說時,不一定是真的拒絕合作! 他們有可能這麼想 💬 :「我不太知道怎麼跟別人一起工作。」 :「我們的想法不同,不知道怎麼執行。」 :「之前分組合作都只有我在做。」 合作不是孩子天生就會的技能,而是合需要設計與引導!

            • 2025 Jul 19

            為什麼我們需要暑假?

            這一週,走進校園的每個角落都洋溢著「放暑假的歡樂氣氛」。 孩子們用最快樂的聲音,向學校告別、向夏天問好。 他們興奮的不是只有不用寫作業、可以睡晚一點,更是迎來一段「生活重新安排」的自由。 但這也讓我們重新思考—— 為什麼我們要有「暑假」這樣的制度?

            • 2025 Jul 03

            Ch1 PBL概念建構|什麼是專題導向式學習

            PBL是個縮寫,台灣當前中小學推動的PBL絕大多數都是Project-Based Learning(專題導向式學習),然而有另外兩個學習法的縮寫也是PBL,人們經常混淆,而這三種又有什麼不同呢?這裡分析給你聽!

            • 2025 Aug 14

            孩子愛滑手機,其實有原因──從兒童權利重新看待網路成癮

            面對孩子滑手機,許多教育工作者與家長的直覺反應是:規定時間、沒收手機、強化管教。 但我們是否曾停下來想一想:為什麼手機如此有吸引力?又是什麼讓我們對這件事這麼焦慮? 這不只是手機的問題,而是我們與孩子之間,有沒有空間對話的問題。

            • 2025 Aug 03

            暖心開學日素材:帶孩子回顧暑假,更認識自己與同儕!

            跟大家分享一個開學日可以帶孩子自我覺察同儕欣賞的課程教材!(之前帶不同年級的孩子玩,他們都非常喜歡)暑假期間,有的孩子多了許多可以自由運用的時間,有的孩子則是被家長安排的課程填滿,孩子們見了許多的朋友、去了不同地方,與家人有了一些美好的互動、磨合的需要,這些種種的時刻裡,都是帶孩子覺察的好機會。 

            • 2025 Sep 09

            Ch4 PBL課程評量方式

            跟著Ch3的內容設計出PBL課程後,大家都會好奇PBL中的評量如何操作?這個章節將與你分享以下子題: 從「考試型評量」到「真實任務/表現性評量」 PBL中的評量類型 如何把NTKs轉化為具體可評量的項目與分級量表

            • 2025 Oct 17

            瞭解更多

            • 關於禮德旭
            • 什麼是PBL
            • 增能文章
            • 線上講座

            支持我們

            • 捐款支持

            聯絡我們

            • Email: service@kidsleaducation.org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禮德旭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