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或許吧!一套快速產生價值激盪的SEL這樣玩
2025 Oct 16 SEL加油站
在社會情緒學習(SEL)的五大概念中,包含自我覺察與社會覺察,但是每當提到自我覺察,很多人以為一定要先「談情緒」。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一個短時間也能進行的價值激盪活動,帶你也帶孩子「不用從情緒切入」,也能「練習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是什麼?
根據CASEL的定義, SEL的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定義是: 「識別情緒、價值觀及其影響, 評估自己的優勢和局限, 保持成長心態與自我效能感。」
「是 — 不是 — 或許吧」活動進行步驟
- 老師在教室的三個區域(通常是黑板 / 中間柱子 / 後方佈告欄)貼上印著「是」、「不是」、「或許吧」的三張紙,預告學生們等等老師會說出不同的句子,請大家根據自己的想法站到對應的位置。
- 不論移動到哪一個區域,都需要跟同一個立場的同儕分享一個對應的理由(同意 / 不同意 / 兩者都有),可以安排3-4人一組。即使立場一樣,但原因可能不盡相同,聆聽的過程也是在拓展學生社會覺察的基礎,同時學習觀點取替。
- 每小組派出一個代表分享他們交流時提到的意見,讓全班有機會快速聆聽彼此的觀點
- 最後收尾可以善用提問幫助學生反思過程中出現的情緒、對應的事件。例如:「活動進行時有讓你感到驚訝的任何事情嗎?」不需要有任何的結論,只需要讓大家意識到「大家對同樣的事情有不同想法,但這些想法怎麼形成的?不一定每件事都有一個正確答案。」
活動題目參考
以下提供10個可以作為「是 — 不是 — 或許吧」的問題供老師們參考,老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年紀、比較容易有多元意見的題目,甚至是當前的社會議題作為出題方向。
- 政府應該設定社群帳號的申請審核,16歲以下不能申請。
- 當新學生加入學校時,應該教導他們主動去向其他學生介紹自己。
- 小學應該廢除制服與運動服的規定,讓大家自由穿想穿的服裝上學。
- 學校應該禁止學生帶垃圾食物到校園中。
- 班上的每一個決策都應該要由全部的學生一起討論、表決。
- 一年應該分成四個學期,暑假4周,其他秋假、春假與寒假各2週。
- 小孩應該要可以決定自己上床睡覺的時間。
- 上學時間應該改為每天5小時。
- 把動物養在動物園可以讓他們有好的發展。
- 朋友多少不重要,只要有可以真正了解我的人就好。
藉由這樣的歷程,學生將有機會省視自己價值觀背後的原因,同時也學習聆聽意見與立場不同的觀點表述,甚至能引導學生發現當遇見相似立場、不同立場的人時,自己的反應。 所以SEL的起手式其實很簡單, 就是在課室中盡可能創造讓感受可以「被聽見」、「被表達」的場域!
0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