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孩子的四種合作模式!只要放對位置,人人都可以是好夥伴
2025 Jul 13 禮德充電站
內容目錄
內容目錄
參加過禮德旭引導師培育計畫的大學生曾經分享過:「有堂課以溝通合作為課程的核心目標,引領孩子練習合作力。經過幾堂課程,也邊觀察孩子的特質。我讓一個平常比較不受控的調皮小孩當組長,但其實我很害怕會產生秩序問題。驚訝的是,孩子不僅能動能靜,也完美地做到組長職責。」
你是否也曾遇過讓你頭痛的孩子,總是在團體活動中搗蛋、挑釁、無法專注?
有的時候,或許孩子不是不想配合,而是還沒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
來看看孩子的四種合作模式,找到適合他的合作位置!
孩子的四種合作模式有哪些呢?
➊ 天賦型夥伴|團隊合作能力高、積極主動的孩子
老師可以怎麼做 ➜ 給明確方向/目標/信任、約時間回報進度
➋ 撐腰型夥伴|團隊合作能力高、消極被動的孩子
老師可以怎麼做 ➜ 給積極夥伴、給責任、給成就感
➌ 黑馬型夥伴|較自我中心、消極被動的孩子
老師可以怎麼做 ➜ 不強迫、給時間、抓機會、大讚美
➍ 傳聲筒夥伴|較自我中心、積極主動的孩子
老師可以怎麼做 ➜ 讓他有機會聽見別人的聲音、創造一次成功經驗
⭐️只要放對位置,人人都可以是好夥伴!
只要夥伴意識建立了,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天賦上成為他人的夥伴!
孩子不一定從一開始就會合作,但合作力是可以培養的。
當他們在團隊中找到被需要、被信任的位置,合作的意願與能力也會慢慢長出來。
💬 你在教學中有觀察到這四種類型的孩子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遇過哪幾種的孩子!
0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