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德旭
  • 關於禮德旭
    回主選單
    • 認識禮德旭
    • 什麼是PBL
  • 我們的服務
    回主選單
    • 線上講座
  • 課程介紹
    回主選單
    • 街上遊你遊我
    • 小小報導者
    • 闖進月ㄕˋ界
    • 好老師召集令
  • 增能文章
  • 最新消息
  • 聯絡我們
禮德旭
  • 關於禮德旭
    認識禮德旭 什麼是PBL
  • 我們的服務
    線上講座
  • 課程介紹
    街上遊你遊我 小小報導者 闖進月ㄕˋ界 好老師召集令
  • 增能文章
  • 最新消息
  • 聯絡我們
  • 文章總覽
  • 分類
  • 禮德觀點 (6)
    • 禮德充電站 (10)
      禮德觀點 (6) 禮德充電站 (10) 兒童權利 (1) 溝通合作 (7) 手機成癮 (1) 暑假 (4) 自我照顧 (1) 教師 (1) 自我覺察 (2) 情緒 (1) AI (1)
      1. 首頁
      2. 增能文章
      3. 「我是為你好」但到底怎樣才是真正為孩子好?

      「我是為你好」但到底怎樣才是真正為孩子好?

      2025 Jul 10 禮德觀點
      內容目錄
      1.  「為你好」還是「為我安心」?
      2. 「為你好」的下一句,可以不一樣
      3. 真正「為你好」的,是相信他有定義「好」的能力
      內容目錄
      1.  「為你好」還是「為我安心」?
      2. 「為你好」的下一句,可以不一樣
      3. 真正「為你好」的,是相信他有定義「好」的能力

      :「我是為你好,所以要認真讀書,這樣才會有好的生活。」
      :「我是為你好,所以晚上不能太晚回家。」
      :「我是為你好,所以你應該考公務員,生活才會穩定。」

      每當這句「我是為你好」出現,像是一句讓人無從反駁的咒語,瞬間封住了孩子表達的空間,也讓我們以為自己已經盡了最大的關心與保護。

      但孩子真的感受到「好」了嗎?還是只感受到被限制、被控制,甚至無法選擇的窒息感?

       


       「為你好」還是「為我安心」?


      很多時候,我們說「我是為你好」,其實是為了讓自己安心——安心他走在我們認為「對」的道路上,安心他不會受傷、不會偏離、不會讓我們擔心。

      但成長,是一段必須試錯、跌倒、探索的過程。當我們急著介入、代替選擇,我們也同時剝奪了孩子認識自己、練習判斷與承擔的機會。

       


      「為你好」的下一句,可以不一樣


      要讓這份愛不成為壓力,有時只要多一句理解與傾聽:

      ✅「我可以理解你有不同的想法,能不能跟我說說?」
      ✅「我有擔心的地方,但我想知道你的感受是什麼?」
      ✅「你想怎麼做?我會在你需要時支持你。」

      把「我說了算」的語氣,變成「我願意了解」的態度,才是陪伴一個人長大的起點。

       


      真正「為你好」的,是相信他有定義「好」的能力


      愛不是控制,而是允許孩子用自己的步伐前進。
      真正「為你好」,不是保護他不犯錯,而是陪他學會怎麼從錯誤中站起來。
      下一次想說出「我是為你好」前,不妨先問問自己:「我希望他快樂,還是希望他照我的方式快樂?」

       

      你也曾說過、聽過這句「我是為你好」嗎?

      你曾經想為孩子好,卻不小心讓他更有壓力嗎?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故事,或轉發給你身邊也常說這句話的家人、老師、朋友們,一起練習用「理解」代替「預設」,讓我們的「愛」真正成為孩子的力量。



      • 禮德觀點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一起比一個人更厲害!打造孩子未來競爭力的「合作力課堂設計」

      「我一個人做比較快!」 孩子這麼說時,不一定是真的拒絕合作! 他們有可能這麼想 💬 :「我不太知道怎麼跟別人一起工作。」 :「我們的想法不同,不知道怎麼執行。」 :「之前分組合作都只有我在做。」 合作不是孩子天生就會的技能,而是合需要設計與引導!

      • 2025 Jul 06

      學生可以用AI嗎?

      面對AI工具的快速發展,許多老師與家長的第一反應是:「禁止學生使用!」但我們想問──禁止,真的是教育的解方嗎? 在AI與網路早已融入孩子生活的今天,問題不該是「可不可以用」,而是「你怎麼使用?」 這樣的對話,才能真正帶領孩子面對未來。

      • 2025 Jul 26

      \ 暑假合作提案 / 不只放下手機,更一起學會溝通合作

      「暑假孩子的手機該不該沒收?」 「孩子怎麼總是滑手機不跟我說話?」 「大人說一句,孩子回三句,溝通怎麼愈來愈難?」 這些,可能是孩子暑假在家可能會發生的事。 但其實,手機只是冰山一角,背後真正的課題是與孩子之間的合作與溝通!

      • 2025 Jul 01

      一起比一個人更厲害!打造孩子未來競爭力的「合作力課堂設計」

      「我一個人做比較快!」 孩子這麼說時,不一定是真的拒絕合作! 他們有可能這麼想 💬 :「我不太知道怎麼跟別人一起工作。」 :「我們的想法不同,不知道怎麼執行。」 :「之前分組合作都只有我在做。」 合作不是孩子天生就會的技能,而是合需要設計與引導!

      • 2025 Jul 19

      澳洲禁止16歲以下用社群媒體,你怎麼看?

      2024年11月19日,澳洲國會通過《社群媒體最低年齡門檻法案》(Social Media Minimum Age Bill),正式禁止16歲以下兒少使用社群平台。 隨著社群媒體成為孩子日常的一部分,風險與機會也一併出現。面對風險,我們該怎麼辦?是全面禁止,還是選擇相信孩子、與他們一起練習?

      • 2025 Jun 13

      瞭解更多

      • 關於禮德旭
      • 什麼是PBL
      • 增能文章
      • 線上講座

      支持我們

      • 捐款支持

      聯絡我們

      • Email: service@kidsleaducation.org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禮德旭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